一、教學常規工作情況:
我系在校生為14級和15級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由我系開出課程共二十一門,其中考試課程為14口腔醫學《口腔內科學2》、《口腔修復學2》、《口腔預防保健》,14級口腔醫學技術《冠橋制作》和15口腔醫學《口腔解剖生理》15口腔醫學技術《牙體解剖生理》。
從期初的教學質量檢查以及每月系部的教學質量檢查來看,所有授課老師基本上都能夠做的課前認真備課,課上有效組織課堂教學,課后及時總結。教學文件齊全,教學秩序良好,嚴格按照教學進度要求和學校的教學規范開展教學工作。
在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中,精心組織、合理安排人員和實驗設備,嚴格管理,強化了實踐教學的規范化、標準化。課后做好實驗室開放,安排專門實踐教師指導,保障了學生專業實訓的時間和質量。
二、期中考試成績分析:
1、考試總體情況介紹
我系期中考試的課程有15口腔醫學《口腔解剖生理》和15口腔醫學技術《牙體解剖生理》,其他課程為考查課由任課教師自選考查方式。考試課程立足課程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專業學習進行考核,基本反映出了半個學期的專業教學情況。
15口腔醫學《口腔解剖生理》,從成績看情況比較差,1班不及格比例達到60%左右,2班不及格比例為28%,兩個班為同一老師授課,用同一份考卷,考試情況差別那么大,也反映了1班學習氛圍沒有2班好。成績分段較分散,低分不多,不及格主要集中在40-59分數段。最高分考到91分,最低分只有17分,學習上分層情況比較嚴重。15口腔醫學技術《牙體解剖生理》1班不及格率為37%,2班不及格率為58%,整體成績也是普通偏低。
通過分析試卷、召開學生座談會和不及格學生談話等方式了解到學生普遍存在基本理論、基本概念不理解或者沒有掌握。對于上課重點講解的內容,還是一知半解,部分學生理論知識的盲點還很多,對很多重點內容缺乏印象。有些概念死記硬背,沒有真正搞懂,出現概念的混淆。考17分的學生通過多次與其本人談心,和他父母了解情況得知,他對口腔醫學專業興趣不高,當初高考填志愿也是被父母逼的,因此有一定的厭學情緒。通過多次的溝通心理疏導,該生已經在逐步改變心態,也表示在未來的學習中要更加努力。
2、考試情況分析
針對考試情況、卷面分析、學生教師座談情況、課堂情況調查對以上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1)部分學生存在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專業學習興趣不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教師互動幾乎沒有,學習被動甚至不動,有的上課幾乎不聽講,自習課玩手機情況明顯。
(2)部分學生還停留在高中的學習模式,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有人督促才會學,平時任課老師抓的緊的課程會學的比較好。到了大學自主時間多了,沒有自學能力,對自身在校的學習生活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存在主次不分、目標不明確、學習少娛樂多等問題,學生大量課余時間被占用,外出培訓、打工、休閑娛樂等導致課后花在課業上的時間幾乎沒有,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
(3)對日常學習不重視,平時不復習,考前想靠老師劃重點劃范圍,搞突擊,很多學生期中復習僅僅用一周甚至兩三天,匆匆上考場。有學生不復習就參加考試,自認為以前裸考都沒不及格過,這次也沒問題。
(4)教師注重了課前準備,和課堂的教學,對學生課后的復習鞏固安排的不夠,導致學生課前什么不懂,課上似乎懂了,課后不鞏固全部忘光,還是什么不懂。
3、對有異動情況課程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1)加強學風建設,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樹立優秀的學習典范,通過各種宣傳方式讓學生感到這部分學生的優秀,將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引到臺前,鼓勵這類學生多與其他同學交流,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給同學幫助,令其他同學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共同的目標,更加容易建立認同感和信任感,也相對更容易形成相互影響的團體。比如,有的宿舍可能就是每天全體一塊兒打游戲;而有的宿舍則是同出同進到教室或圖書館去自習,互相之間幫忙占位子。有的宿舍雖然沒有這樣的集體行為,但在一部分刻苦學生的帶領下,其他學生也會自覺地感受到壓力。因此,要轉變小團體不正確的學習目標,形成相對穩定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之后,將學習的領域相對擴展,就能夠在更大的領域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而最終形成一個融洽的整體。
(2)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嘗試,采用多種形式和途徑,為了杜絕課堂刷手機的情況,口醫班使用手機袋,上課過程中手機必須入袋,紀保每周向班主任反饋上課手機入袋情況,作為期末操行考評的依據。為了使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和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比如將某個知識點交給學生來講,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等形式,逐步將重心由教師轉移到學生,教學模式由教師傳授轉向教師引導下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一般對上實驗課比較感興趣,理論課上的比較枯燥,老師在理論教學時緊密結合實踐,老師在實踐教學中回顧理論基礎知識,通過實踐教學深化理論教學成果,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3)專業學習不能止于課堂,要延續到課后,通過適當的途徑,促使學生課后能及時鞏固和復習,同時能夠利用課后時間對專業相關知識自我學習。比如任課老師課后答疑,安排學生分組到醫院見習,讓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診療過程,有疑問的可以及時詢問老師,將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找到自身的不足。
(4)加強師生溝通,掌握學生在校學習動態,幫助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合理安排學習生活,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嚴格管理,當然這個嚴要有度,首先對學生的實際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應有一個正確的估量,才能對學生提出符合他們實際情況,能為他們所接受的適度的要求。嚴而有法,要采取啟發式教育、誘導的方式,將要求在學生中執行下去,簡單的命令和禁止都不會達到顯著而持久的效果。嚴還要有恒,對學生的要求不能時有時無,要經常檢查、督促。
三、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教學質量近年來存在不穩定現象,受學生變化的影響較大。反映了教學質量的控制存在漏洞,將注意力放在了教的方面,而忽視了學的引導。缺少對教學對象的了解和溝通,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特點,沒能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2)教學效果不均衡,學生學習效果差異拉大。與以往成績成正態分布相比,現在的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的比例在增加,而且差異在拉大。
(3)專業教學的質量影響因素不再主要局限于課堂教學上,而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安排、專業思想動態等因素影響。
四、采取的措施和對策
(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每屆學生的特點和習慣,在專業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應材施教,保證教學質量的穩定。
(2)教學活動過程中兼顧所有學生的情況,多角度,全方位的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活動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應人施教,運用合適的方法和手段,保證教學效果的全面有效,保證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扎實掌握,縮小學生間差異。
(3)做好學生工作,全面掌握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加強溝通,積極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生活,端正學習態度,將重心始終放在專業學習上,保證專業教學質量。
口腔系
2016年5月9日